2009年12月27日,中国开放型经济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。论坛主题为“稳定外需,促进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”,100多名代表出席。商务部副部长丁中山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:在辞旧迎新之际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2009中国开放型经济高层论坛,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就稳定外需、促进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。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,非常有意义。
借此机会,我愿围绕论坛主题,简要介绍2009年中国外贸形势和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。同时也和大家探讨中国外贸中长期发展需要研究和考虑的问题。一、关于2009年中国外贸2009年是中国外贸最困难的一年,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。为什么今年是最难的一年?主要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。
4、目前我国对外开放 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面对对外开放的新挑战和新问题,不仅不能动摇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而且要坚定信念,通过扩大开放来寻求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办法。首先,没有回头路可走,止步不前。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,中国通过向世界学习、扩大国际经贸交流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,赢得了开放型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繁荣。实践证明,对外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。
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,不仅是对我们自己30多年成功实践的否定,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否定。如果停止了,就停止了对外开放,不仅解决不了新的问题,还会导致已经开创的开放型经济新局面的倒退,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损害。其次,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,我们仍处于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。
5、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挑战有四: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;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下行压力;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乡就业造成严重影响;第四,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的金融风险。机遇有四:一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为中国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;二是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;第三,国际金融危机是中国扩大利用国际资源和人才的新机遇;
在其他方面,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而显著的变化:一是实力地位显著上升;第二,除了经济实力,中国的军事、科技、软实力也持续上升;第三,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,世界其他大国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,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;第四,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“和平发展”战略,弱化了世界各国对“中国威胁”的看法和担忧,增强了对中国的信任、肯定和信心。
6、中国加入WTO后 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能够和欧美在同一个平台上沟通,可以利用wto解决问题,但是外资会进入中国市场,和中国企业竞争。机遇是更多的机会,挑战是更大的压力。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还有很大差距。欧洲协议的顺利达成,为中国最终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,标志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接近尾声,进入了最后的完成程序阶段。据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估计,如果一切顺利,中国应能在年底前加入世贸组织。
2000年5月19日,中欧达成“双赢”协议。迄今为止,中国已与36个希望与中国一起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中的27个达成了双边协议。之后,中国还需要与瑞士、墨西哥、厄瓜多尔和另外两个拉美国家进行谈判,其中最重要的是瑞士和墨西哥。在与这五个国家达成协议后,他们将很快进入日内瓦的多边谈判。在达成所有双边协议的基础上,中国对各方的承诺将统一到一个多边框架内,由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23%的成员通过。
7、当今中国 面临的四大机遇、三大挑战是什么?四个机遇:第一,世博会将促进上海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,为房地产业奠定可靠的基础。目前,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,房地产增加值从1990年的0.5%提高到去年的6.9%;二是随着世博会期间居民收入的增加,住房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;第三,世博会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为房地产行业创造完备的配套设施,也为沿江、交通沿线的房屋、商铺提供巨大的商机和升值空间;第四,举办世博会将直接促进房地产投资和开发,如世博园和世博村。
2.在全球事务中,各方对中国的依赖和需求显著增加。3.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正在上升,这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,4.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,削弱了世界各国对“中国威胁”的看法和忧虑,增强了对中国的信任、肯定和信心。面临的三大挑战:1,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,中国的外部发展环境前所未有。